第一篇:杂交水稻种子基地工作总结
一、基地建设情况
1、基地发展政策措施。县高度重视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建设,一直把杂交水稻制种工作当作农业主导产业来发展,把杂交水稻制种纳入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近年来还把杂交稻制种纳入高效农业考核,制定了扶持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的政策措施。县人大组织在金的省市人大代表就种子法的实施及杂交稻制种进行了专题调研和考察。根据《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和围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机械化”目标在农业项目上尽力向杂交水稻制种区域倾斜,国家标准良田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良种繁育基地项目等优先在杂交稻制种基地实施,不仅改善了制种基地的条件,而且稳定和调动了制种企业在本县落实基地的积极性,推动了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编制基地发展规划。县成为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后,落实相关政策引导种子基地进行有序发展。首先,划定制种优势产业区,加大制种基地的农田基本建设,确保旱能灌、涝能排,改变种子生产基地小、散、乱、差的局面,逐步形成30000亩的现代制种产业区。其次,引进有实力的制种企业到制种优势产业区发展,支持种子企业进行内部机制改革,鼓励民间投资种子产业,促进种子生产主体多元化。再次,支持农民以良种为纽带自愿联合起来,建立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股份制协会等与制种企业合作,实行公司+制种专业组织+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为地方种子产业增强活力。通过种子生产基地相关政策的连续实施,打造成集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水平于一体的现代化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
3、实施基地建设项目。通过种子生产基地相关政策的实施,利用国家标准良田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良种繁育基地等项目,强化和完善本县种子生产基地的田间工程设施建设以及种子检验设施配备,兴建硬质渠1500米、水泥路1500米、机耕桥二座、排涝站二座,购置种子生产用插秧机20台、收割机6台、拖拉机6台和种子烘干设备一套。止XXXX年银集镇种子基地、复兴圩种子基地、武警农场种子基地、湖羊场种子基地和泗湾湖种子基地基本实现了道路硬质化、沟渠水泥化、排灌电器化,栽插、收脱、种子烘干机械化。
4、基地建设主要成效。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建立后,基地建设成效显著。采取多种形式建立了银集镇、前锋镇、武警农场、复兴圩、湖羊场和泗湾湖等相对集中稳定的种植规模化、生产机械化的种子基地,初步形成30000万亩种子生产优势区域布局。成立了县玉年稻麦种子专业合作社,促进了种子生产基地承包土地自发流转提高了组织化程度,构建了种子企业与专业合作组织、制种大户长期的契约合作桥梁,实现种子专业化生产。吸引更多的制种企业来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杂交水稻种子。
二、基地管理情况
根据相关政策,制定一系列的种子监督管理制度,调动县、镇、村三级种子监督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工作人员结合实际情况,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对种子基地实施有效管理。通过相关政策实施,结合生产需求,开展动态管理。
1、成立基地领导小组。县高度重视杂交水稻制种工作,把杂交水稻制种当作农业主导产业来发展,XXXX年县人民政府下发《关于成立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的通知》(金政办[XXXX年]32号)的文件,强化杂交稻制种工作的领导。
2、强化种子管理机构建设。县种子管理站是全县种子管理重要机构,每年政府拨付预算工作经费12万元。目前该站有种子管理人员6人,站长和副站长各1名。其中有3人学历在大专以上,2人具有高级职称。该站每年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培训学习,全站共有4人通过扦样员、田间检验员和室内检验员的考核。近两年购置了专用车、电脑、复印机、打印机、电话、传真机等办公设备设施,购置了智能光照培养箱、插样器、分样器、筛选器、解剖镜、测距望远镜、面积测量仪、离心机、干燥箱等种子检验设备共计113台套,为种子基地建设管理提供了较好的软硬件设施。
3、组织质量抽检。在企业自查的基础上,加大种子田田间质量检查力度,在杂交稻制种抽穗扬花期组织人员对种子生产企业的生产田块进行质量监督检查,对田间纯度逐块进行验收,在种子的成熟收获阶段组织人员对对田间纯度再进行检查验收,坚决淘汰不合格种子田,确保入库种子的质量。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的种子田组织专项抽查,并抽取样品进行真实性检测。XXXX年从8月7日开始至9月中旬连续低温阴雨为母本育性转换提供了条件,我们及时组织企业对花粉进行镜检,对育性转换自交结实的田块全部混收,决不让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
4、开展基地巡查。重点检查生产档案记载、防杂保纯措施、田间纯度,4-6月份组织人员对制种基地的隔离情况进行检查,7-8月对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田间杂株检查,9-11月份对制种基地的品种真实性和花期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核对种子生产许可证、生产品种、生产地块等信息,建立相关信息数据库;核查授权情况、委托制种合同、亲本(基础种和原种)来源、生产面积、隔离情况等。对不按规定报备生产信息的企业组织实地检查,限期整改,对无授权生产、无证生产和租借买卖许可证等违法行为依法查处。加强种子集中收购和调运期的执法巡查,畅通举报渠道,严厉打击种子抢购套购行为。
5、加强制种企业服务。一是和制种企业及基地负责人建立电话联系,随时了解制种方面的有关情况和出现的问题,以便指导全县制种生产。二是经常深入到制种基地了解制种长势长相和生育进程,制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倾听制种户的想法,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困难。三是定期不定期召集制种企业负责人和制种大户到种子站座谈,交流制种经验教训及想法,同时对种子管理站的服务工作提意见,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更好地为全县的制种生产服务。四是举办制种人员培训班,8月26-27日组织制种企业和制种户50余人,参加种业发展培训班,邀请了省市种子管理专家授课,重点讲解了当前种业发展形势及杂交稻制种相关技术。五是引导制种户及企业及时参加杂交稻制种保险,今年在我县参加保险的制种户及企业获得每亩700元的保费。
三、大县奖励落实情况
1、资金到位。根据《省财政厅关于下达XXXX年中央财政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的通知》(苏财建[XXXX年]297号)文件精神,下达奖励资金2060万元,由各地按规定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在文件中对种子生产基地奖励没有具体明确。
2、资金使用。今年我县主要突出在制种政策性保险赔偿上,计支出保险赔偿款160万元。
3、绩效考核。根据《省财政厅关于下达XXXX年中央财政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的通知》精神,按照《省财政厅关于印发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绩效评价暂行办法的通知》(苏财建[XXXX年]402号)要求,健全绩效评价机制,提高资金利用效益,将于XXXX年1月30日前对奖励资金绩效情况完成自评。
第二篇:种子双打行动实施总结
XXXX年种子管理站在省、市、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进一步加强种子管理,围绕年初制定的种子“双打”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采取各项措施,齐心协力,踏踏实实做好种子管理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双打”专项行动各项目标任务。现将全年开展的种子“双打”专项行动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种子市场监管。
根据县实际情况,结合省市种子“双打”专项行动要求,根据投诉举报的有关情况,组织执法人员深入重点地区和重点种子等农资销售市场检查,同时组织执法人员定期不定期地对种子市场进行检查,对全县27个种子市场开展拉网式检查,不留死角。至12月底共出动种子管理人员294人次,检查种子门店434个次,对一些个别种子经销商唯利是图或是为了达到取利的目的,销售违法品种种子,依法进行查处。今年共查处9起种子案件,其中3起因涉嫌非法经营和经营假劣种子移交公安机关查处。9起种子案件涉案种子数量为20676.5公斤,涉案种子货值达13.984万元,没收种子数量5906.5公斤。
二、狠抓种子质量管理。
狠抓种子市场的目的是抓好种子质量,因此严把种子进货渠道成为关键。县种子管理站要求种子经营企业从一些正规的、规模较大的品牌公司进货,所进的种子包装标识要符合种子法的规定,并对所进的种子进行封样,签订合同,对所进种子进行备案,对其包装标识进行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当前在春播种子销售期间,对县城种子经销商所经营的水稻、玉米种子,要求提供种子的标签、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调运检疫证、合同及进货凭证,并要求种子经销商对所调进种子搞好发芽试验,对种子经营户所提供的种子标签、生产许可证、调运检疫证等进行了认真的审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加强种子抽样检测。
在本次行动中重点抓春、秋播种子抽样检测,对全县种子经营大户调进的水稻、小麦等种子进行抽样检查,对每个种子标签进行先登记后上网核实,重点检查有无TM标识,并发出生产确认函与生产商确认。这次行动共检查抽取水稻不同品种27个,小麦不同品种23个,检查水稻、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种子标签90个。每个品种扦样均按照省统一要求,水稻样品扦取1700克,小麦样品扦取2200克,扦样检测内容包括从净度、发芽率、纯度、水分、品种真实性五个方面。样品扦取严格按照规范程序操作,备案种子代表数量63.5万公斤。
四、开展种子档案检查。
为进一步规范种子市场经营行为,建立和完善种子生产、经营档案,特别是落实镇、村农资门市销售经营档案,切实加强对种子生产、经营行为的监督管理。下发种子生产、销售档案400套。对全县种子生产企业和经营大户又下发种子生产、经营档案检查书面通知20份,要求种子生产企业和经营大户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供种子生产档案和种子经营档案,对逾期不提供种子生产、经营档案的企业、经营门店,本站将联合相关执法部门给予其相应的行政处罚。
五、推进种子执法宣传。
县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宣传导向作用,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多种手段宣传农资打假工作和成效;另外在农资经营店、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人流量大的地方通过张贴宣传单、悬挂横幅等方式,多方位宣传农资打假工作。积极参加以“消费与安全”为主题的3.15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展示了在本地种子市场检查没收的“协优80、中早稻5号”等违法违规水稻种子,现场接受咨询近200人,解答群众提出的关于种子真假及农业投入品使用与安全等相关问题,向广大市民送发一封公开信,公布举报电话,同时散发宣传资料400余份。
六、开展送法下乡活动。
为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积极营造打假护农保春耕良好社会氛围,县种子管理站于3月6日-13日,参加了“放心农资下乡,保障春耕生产”为主题的“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活动采取了现场咨询培训、广播电视和热线电话等多种形式。这次“宣传周活动”印发明白纸、宣传资料5000余份,拉横幅2条次,播放光盘2张次,发放技术书籍550本,举办现场咨询培训4场次,现场教授群众辨析假劣种子等农资,宣传讲解有关农业法律法规知识,接待咨询群众3200人次,展销种子等农资产品2500公斤,金额5.0万元。通过宣传,迅速掀起春季种子等农资打假的强大声势,营造出打假护农良好的社会氛围。
七、注重种子基地管理。
1、组织质量抽检。在企业自查的基础上,加大种子田田间质量检查力度,在杂交稻制种抽穗扬花期组织人员对种子生产企业的生产田块进行质量监督检查,对田间纯度逐块进行验收,在种子的成熟收获阶段组织人员对对田间纯度再进行检查验收,坚决淘汰不合格种子田,确保入库种子的质量。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的种子田组织专项抽查,并抽取样品进行真实性检测。XXXX年从8月7日开始至9月中旬连续低温阴雨为母本育性转换提供了条件,我们及时组织企业对花粉进行镜检,对育性转换自交结实的田块全部混收,决不让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
2、开展基地巡查。重点检查生产档案记载、防杂保纯措施、田间纯度,4-6月份组织人员对制种基地的隔离情况进行检查,7-8月对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田间杂株检查,9-11月份对制种基地的品种真实性和花期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核对种子生产许可证、生产品种、生产地块等信息,建立相关信息数据库;核查授权情况、委托制种合同、亲本(基础种和原种)来源、生产面积、隔离情况等。对不按规定报备生产信息的企业组织实地检查,限期整改,对无授权生产、无证生产和租借买卖许可证等违法行为依法查处。加强种子集中收购和调运期的执法巡查,畅通举报渠道,严厉打击种子抢购套购行为。
第三篇:生态文明建设总结
一、建设概况
1、产业结构合理
XXXX年底已3形成了10万亩水生蔬菜、20万亩水产养’殖、1500万只家禽养殖、五个规模生猪基地、54万亩优质稻米、45万亩优质专用小麦、10万亩双低油菜等七个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产业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农业区域特色优势更加明显。
2、农产品优质
“三品”建设:作为全省第一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县,全县耕地全部检测一遍。XXXX年底,全县农作物“三品”生产基地面积达71.5万亩,占农作物种植总面积95.3%。其中无公害农产品产地面积53.08万亩,绿色食品基地面积18.2万亩,有机食品产地面积2200亩。加快“三品”品牌申报。我县已获得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324个,无公害农产品314个,绿色食品8个,有机食品2个。
3、标准化生产
建立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严格执行部颁技术标准,规范常规产品生产过程;对地方特色产品生产,编制地方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并组织实施。共制定《无公害荷藕生产技术规程》等地方生产技术标准8个,企业标准20个;加强标准化生产过程控制。全程跟踪服务,推广标准化生产的组装配套技术,同时规范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逐步建立了农产品市场质量安全准入(出),实施市场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4、湿地、绿化优良
根据省林业局确认,我县到XXXX年底全县森林覆盖率为24.67%;已建成湿地市级自然保护区58平方公里,以鸡鸣荡为核心,向四周延伸,约全县自然湿地14%;规划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河道两侧绿色通道,由省水利厅南水北调站招标并组织实施;按期实施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4655亩保护重点工程任务正在有序开展;在产业集中区建设绿化隔离带,由县经济开发区,各镇工业集中区组织实施;加强林木保护与抚育工作,由各林木所有权单位和个人组织实施,今年实施的国有县林场森林抚育2500亩任务已完成;
XXXX年全县建成省级村庄绿化示范村9个,其中森林标准村2个;
二、XXXX年完成任务
1、建设湿地保护
2、退圩还湖全面完成
合计有388户、1428人口,实际种养面积约4万余亩。经过县镇村三级整整三年的艰苦努力和扎实工作,成果已经显现,数万亩水面的退养、砍树、破圩、拆网、撤离、安置等工作已结束。退养协议全部签署;退围(圩)和安置协议全部签订完毕,签约面积4万亩,清塘、退养全面结束;专业渔民安置基本结束,共安置388户,下拨补偿款1.5亿元。市退围(圩)还湖工作领导小组对我县前锋、吕良镇组织了两次验收,均给予了较高评价。已于XXXX年退围(圩)还湖工作全面完成。
3、规模养殖优良化
县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57个,年产生畜禽粪便176550吨,综合171850综合吨,综合利用率97.34%。
畜禽粪便资源化,经过堆积、发酵处理,可作为粮食生产、果蔬种植的优质有机肥还田,减少化肥的使用量;作为水产养殖中肥水,可产生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的铒料,减少饲料的投放;畜禽粪便的基质化用于食用菌的培养;畜禽粪便的能源化沼气利用,做到畜禽场的清洁化生产,实现了循环经济推广;畜禽粪便堆积发酵、化粪池处理、沼气发酵及鸡粪喂鱼等鱼牧结合、农牧结合、粪便还田综合利用模式,确保畜禽粪便不直接排放、确保规模养殖不造成污染。
4、化肥使用强度
我县农作物播种面积79825.5公顷,化肥施用量(折纯)为19637.1吨。其中:氮肥折纯12764.1吨,五氧化二磷3534.7吨,氧化钾3338.3吨,化肥施用强度(折纯)为246千克/公顷。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少氮肥施用量。根据多年的试验示范和校正对比,结合我县农业生产实际和产量水平,提出“减氮、控磷、稳钾,增有机质”的施肥原则,达到氮、磷、钾应用比例协调。一是全面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8%以上;二是全面推广应用配方肥料,全县配方肥应用面积达65%以上;三是调整施肥结构,改变过去追肥用单质氮肥为氮肥与配方肥(复合肥)相结合。四是推广应用秸秆还田技术,实行秸秆全量还田,面积在86%以上;五是大力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料。2009年县土肥站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与推广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5、强降农药使用量
全年施用农药408吨,其中化学农药283吨,化学农药折合亩施用量195克/亩程序符合标准;推广使用生物农药125吨,超过农药使用比例30%,应用面积超过50万亩次,全年推广使用农药均为符合国标的高效低残留农药,自2007年起没有出现使用高毒农药和禁用农药现象。
6、强化秸秆综合利用
全年农作物秸秆总量约32.74万吨。夏季秸秆综合利用量为11.56万吨,综合利用率为96.5%,秋季秸秆综合利用19.76万吨,综合利用率用率为95.2%。全年秸秆综合利用量为31.32万吨,综合利用率为95.7%。
积极拓宽秸秆能源化利用渠道。大力发展秸秆户用沼气。秸秆收贮、固化项目;不断推广秸秆快速堆腐还田、稻麦双套栽培和秸秆基料化利用秸秆肥料化技术;加大秸秆编织利用力度。逐步形成秸秆收贮、运输、编织和搓绳等体系。年加工秸秆1万多吨;推广还田机械,普及还田技术。全县机械保有量达8033台套,秸秆还田机械单季作业能力50万亩。
围绕生态建设目标,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收益,谁负担;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拓宽融资渠道,强化要素管理,通过政府推动、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
7、宣传教育是保障
组织开展对各级党政负责人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宣传和教育,着力提高决策层对发展生态农业的认识。
三、效益明显
经济效益:农业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取得长足发展,农业内部结构得以优化,农业总产值显著增长,农民收入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社会效益:提高了农民的技术水平,提高了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良好形象的树立和投资环境的优化增强了对投资者吸引力,提高了经济的开放度和社会的文明度,推动了农村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生态效益:农业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土壤肥力水平大幅度提高。农村环境质量的全面提高,为国民经济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条件。
62位用户关注
13位用户关注
0位用户关注
19位用户关注
30位用户关注
22位用户关注
48位用户关注
29位用户关注
27位用户关注
13位用户关注
30位用户关注
36位用户关注
60位用户关注
63位用户关注
11位用户关注
55位用户关注